“走道里安装了应急灯,隔3米就有一个,晚上走进来,脚一蹬就亮了。”近日,家住青浦徐泾镇诸光路1079弄厂房8号宿舍二楼的周双喜,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新家”。周双喜在厂房里从事大理石加工业务,他一家5口人在这里居住了7年,“1079弄厂房整治后,我们居住更有安全感。”
周双喜居住的1079弄厂房和蟠龙路338号厂房因消防安全隐患多,被列入市级12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项目,去年经过消防安全整治后,全面提高了安全系数。
“以前这房子的墙都是简易墙,像石膏板一样隔起来,现在都改用砖墙,结实了许多。”周双喜的儿媳肖玉指着粉刷一新的白墙告诉记者,除此以外,电线、水管、厨卫的设施都全部更新替换,“煤气灶等易燃易爆的设备全部换掉了”。防盗门、消防梯、24小时巡逻队、安全知识培训,让这家人对消防安全“心里有了底”。肖玉说,“现在定期会组织安全演练,日常防火、逃生演练我们都参加过。”
记者也从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徐泾镇诸光路1079弄和蟠龙路388号的两栋厂房,均为老企业,长期以来经营不善,旧厂房闲置多年,随后转租,形成了众多作坊型小企业“根据地”。这两处厂房安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而且较多作坊型企业从事的是木器加工、服装加工等易燃高危行业,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车间内普遍存在生产、仓储、宿舍的“三合一”现象,消防通道严重堵塞,不仅严重危及了员工的生命安全,而且给徐泾镇区域的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其中针对1079弄厂房的隐患,区镇有关部门加大消防设施的投入,新增消防箱40只、灭火器140只、消防水枪80只、水带2000米,清除液化气钢瓶60余只;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整改,购置73套独立开关箱,拆除乱拉乱接线路,保证用电的规范和安全;增设8套视频探头,对厂区实行24小时监控。
经过一年的整治,如今的1079弄厂房,生活区、停车区、厂房区用黄线标识分明;墙上宣传语“严禁厂房内住宿人员和明火操作”明显清晰,员工们对安全知识也更加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