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万又写信了。这已是第六年了。
“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向您表示感谢,居委会的干部,他们心中装着老百姓,哪里有困难就会出现在那里……我们将终身感激,并鼓励孙女长大后一定要回报社会。”松江区中山街道东外居民区的老万,连续六年写感谢信给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和区委领导。前不久,79岁的他再次提笔。他说:“我别无所能,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老万是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妻子是家庭主妇,儿子早年下岗,儿媳弃家离去。随着年纪渐长,老万患上严重的肺气肿,老伴也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常年药不离口。两位老人每月仅有的收入是高龄无保障老人生活补贴。一家四口挤在逼仄的老房子里,一下雨就漏水,房子一角还曾坍塌。2006年,老万家迎来拆迁,住进了100平方米的公寓房。面对政府的拆迁和安置,一家人激动不已。正是那一年,他萌发了写感谢信的念头。
2010年夏天,孙女考上南京一所大学,老万一家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这意味着再熬几年,家里的情况一定会大有改善,愁的是如何“熬”过这几年。当时,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地上门慰问,并把老人的孙女纳为街道助学对象,每年给予3000元学费资助。“真是雪中送炭。”
对他们家的困难,社区干部常挂于心。小区装天然气,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特意把他家的困境告诉燃气公司,最后为他们免去了两三百元的材料费。
去年冬天,老万的孙女高兴地从南京打电话给老万的女儿:“姑姑,你寄给我的新衣服我都收到啦,都很合身。”而电话这头的姑姑却摸不着头脑:“我没有给你寄衣服啊。”原来,是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薛?英知道老万家困难,便买了衣服以老万女儿的名义寄给他孙女。老万说,去年放寒假,孙女就是穿着这件新羽绒服回来的,“这是孙女长到那么大,穿上的第一件羽绒服!”
老万说,多年来,居委会干部虽有更换,但对他们家的关爱却始终如一,“他们心里总是想着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