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七天长假,本市共清除生活垃圾106335吨,平均每天15191吨,比去年春节同比减少0.53%……七天的垃圾减量是个缩影,折射出的是去年一年的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正逐步推进。
在春节长假里,本报记者 与申城垃圾减量进行了“全接触”,走访了从源头到末端的每一个环节,看到了成果,也看到了问题。在本系列暂告一段落时,记者采访了市绿化和市容局及相关人士,共同探讨申城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现状和难点。
今年重心 垃圾大户
据市绿化和市容局表示,2011年本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8万多吨,实现了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每年减少5%的目标。本着“大分流,小分类”的原则和"2+3"分类方式,去年已有1080个小区进行了垃圾分类的试点。
对此,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马云安表示,生活垃圾的生产“大户”其实是企事业单位:“一个上班族每天至少要在单位吃一顿饭,有时甚至是三顿,而在家吃饭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在2012年,绿化市容局打算新增100个机关、200个企事业单位作为分类试点。此外,集贸市场、学校也是垃圾分类重点关注和推进的对象。
而市绿化和市容局党组书记陆月星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技术、政策、社会三个子系统。其中,技术应首先解决,因为对于末端处置能力的关注和疑问较多。此外,社会动员、参与和协同也不可或缺,在市妇联、文明办等多部门的帮助下,试点小区做得较为规范。然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是场持久战,至少要花10年时间才能初见成效。政府部门的目标是到2015年末,人均生活垃圾下降20%,到2020年下降50%。
源头到位 末端省力
虽然垃圾分类减量有序推进,但记者在走访中也看到,其中仍有不少问题,比如成本较高、末端处理能力未跟上等。
对此,市绿化和市容局环卫管理处处长郭骅表示,垃圾分类的成本包括流通成本和处理成本,这两方面都与源头分类是否到位有关。针对不少环卫公司、运输部门和中转部门抱怨分类处理物流成本高、车辆人员等跟不上的问题,郭处长表示这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垃圾分类做到位,干湿垃圾完全分离,干垃圾就不会产生异味,也就不一定需要每天清运了,有时3天来收一次也行。”
而在终端处理时,分类越不干净,处理成本越高。有的生化企业要对运来的湿垃圾重新再进行分拣,有时运来5吨,最终只有1吨是可利用的,剩下4吨又要再运到焚烧场或填埋场,费时费力。郭处长说,有的机器对垃圾纯度的要求很高,纯度低的垃圾根本无法利用。这也要求处于源头的居民们,在分类时尽量分干净。“每个环节都做好了,垃圾才能真正变成资源。”他说。
此外,郭处长还表示,目前全市有7个生化处理点,但针对1000多个试点小区每天产生的300吨湿垃圾来说,处理能力仍然“吃紧”。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完善末端设施的布点,在大型农贸市场或几个集中的小区周边多设小型处理点,尽量使湿垃圾就地、就近处理。“产生点离处理点越近,处理时间就越短,臭味也越小,成本也低。”他说。
厨余垃圾 绝不混处
不过,尽管垃圾分类在末端处理上仍存在问题,但郭处长表示,绿化和市容局可以向市民承诺,试点小区产生的湿垃圾绝对不会“混装、混运、混处”。“只要发现一起,就会纠正一起,不会超过一天,请全社会监督。”他说。
此外,针对垃圾分类的问题,也有不少相关人士建言献策。比如,有政协委员表示,应推动物业公司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以“物业”为抓手使分类政策“落地”。比如可制定一套标准,规定若小区垃圾分类不达标,环卫所可拒收该小区的垃圾。还有人提出,可以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或在小区内配备一套小型厨余垃圾自动粉碎处理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