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也是生产力。
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为城市精神的上海,正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明确将诚信作为一系列价值取向的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发展服务业最重要的是商务环境,而商务环境的优劣,最重要就是看信用环境。这种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多年积累而成的,讲制度、讲规范、守诚信的优秀传统,就是上海最可宝贵的财富。
“有信逢事好办,无信寸步难行”
在上海,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正在成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根据上海市政府的安排,今年全市各部门要将有效的行政审批信息交换至行政审批信息资源库,作为办理行政审批和日常监管的基础和依据,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跃华告诉记者,从2000年起,上海便开通涵盖信贷、公用事业缴费、守法违法信息等内容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目前入库人数达1100多万人。
2003年,上海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开通,采集质检、税务、海关、工商等部门掌握的基础信息,已入库单位有147万家。
在上海,恪守诚信已悄然成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自觉行动。上海众多餐饮企业的大门口、收银台旁边等显著位置,都贴着代表食药监部门检查结果好坏的“笑脸”或者“哭脸”。目前,上海已有4万多户企业实施了监督结果公示制度,实施率达八成。
“未来,这一结果还会在智能手机等平台上公开,市民通过客户端就可以轻松查阅。”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说。
“有信逢事好办,无信寸步难行”正在成为现实。上海海关根据历史检查结果和第三方评估报告,对通关企业实施信用分级制度,针对其商品分别采取免检、抽检和必检等措施,在通关优先程度上予以差别对待。而在政府采购、户籍申请审核等领域,查询相对方信用信息、使用第三方信用产品已经成为“刚性条件”。
齐心协力撑起“信用大平台”
在人、财、物等要素高度流动的当下,单打独斗无法建成诚信社会,齐心协力方能彰显信用威力。
保障房分配是最讲究公平、最需信用支撑的领域之一。上海已经建立涵盖社保、税务、公积金等14个部门的信息化比对专线,由上海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对申请者进行全方位审核。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计对6.8万户家庭进行核对,检出不符合条件者9700余户,且实现零投诉、零泄密。
在上海,不少申请保障房的市民被告知“拒申”理由和具体账目时,心服口服地主动撤回申请。而自2010年以来的三批次共有产权房申请审核中,不符合条件的家庭检出率已经逐年下降。
诚信体系建设,还须有严密的法规作“最后一道防线”。去年,上海法院在公安出入境、边检等部门配合下,依法对被执行人实施限制出境934人次,同比增加530人次;在金融、工商部门配合下,实施限制高消费985人次,同比增加850人次。今年以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法院已执行“两限令”数百人次。无处不在的征信网络,令许多“老赖”对失信成本之高有了切肤之痛。
对此,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余志强深有感触地说,“两限令”只是一个方面,从2006年起,上海法院相继与征信机构、公安、银行、工商等部门签订协议,与各区县、街镇乃至村居委联手,建立起一张协助执行网络,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向诚信要效率、要发展
注册于上海的篱笆网是一家知名的论坛网站。前几年,网络水军和虚假广告一度泛滥,严重时每天需删除约10万条“水帖”,管理团队不堪其扰。从2010年3月起,篱笆网在上海“网络社会征信网”的帮助下推行手机实名认证,虽然当月发帖量跌去23%,但年底开始回升,此后持续稳步增长。“关键是挤掉了泡沫,删帖量减少了99%。”网站总编嵇晓雄说,“我们不但要向诚信要安全,也向诚信要效率、要发展。”
篱笆网的变化,是上海加快网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2009年,上海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协会主办的“网络社会征信网”开通,上海市公安局、通信管理局等提供支持。2012年,完善“征信网”建设成为上海市政府年度实事项目之一。开通以来,网站已累计处理举报5000余起,曝光人员和信息2000多条,建议关闭非法假冒网站221个。
“曝光、引导、服务,是我们推动网络诚信的‘三部曲’。”上海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协会会长、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建华介绍说,“征信网”上专辟“诚信搜”栏目,网民键入某个网址即知其真假好坏;而“诚信导航”栏目里,则汇集了数千个经过认证的银行、医院、搬场、家政、家电维修等正规民生类网站。
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总队长曹忠平则告诉记者,凡在“征信网”备案通过的网站,其地址栏均会呈现具防伪功能的“沪公网备”字样,公信力大大提升。
诚信,是城市兴盛的重要基石,更是上海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强调,上海将继续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