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的2011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8人中有3人来自上海。这是上海市首次在同一年度有3位外籍科学家荣膺这项大奖,全国也是首例。在深度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学术高水平,更是一种国际化的人才倍增效应。
引一批外智
德乐思非常喜欢他的中文名字。“德国人乐于思考,没有什么名字比这更适合一个德国人了。”这个现年74岁的著名数学家、国际科技合作奖得主,2005年首次来沪,便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并成为通过全球选聘而出的首任外籍所长。
“上海的徐光启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年轻时读过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等翻译的中国古典文献,以及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十分欣赏徐光启等致力于中西交流的科学家。于是他也把这个研究所打造成“国际所”。在他任职5年间,全所外籍学者人数占68%。他还面向社会开设“徐光启系列学术报告”,先后邀请了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沪讲学。
上海吸引着德乐思这样的一批海外智力专家,得益于城市本身的国际化程度,更有相应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撑。市科委介绍,“十一五”期间,上海投入国际科技合作经费约1.66亿元,支持了621项合作项目,一批海外引智研究单位获资助,计算生物研究所就是沪上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之一。
创一片领域
去年王振义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代表作”是有效治疗所有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最凶险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此次国际科技合作奖得主戴宇阁与此渊源颇深。早在1993年来华时,他便参加了王振义及其弟子陈竺主办的首届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研究会议。从此,他与中国同行,尤其是陈竺领军的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交流甚密,合作攻关。这一次在京获奖,两人又喜庆重逢。
外籍科学家来华,与中国同事相互激发创造力。作为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食用菌产品学会秘书长,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约翰·巴士威在世纪之交来沪,成为这10年内全国食用菌行业唯一一位全职外籍专家。他扎根中国菌菇天地,帮助市农科院取得香菇育种研究成果,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同样,德乐思所在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也是这门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首家专业科研机构。
出一代人才
一个人带出一批人,这是由外籍科学家产生的人才效应。中国自1986年以来就是食用菌生产头号大国,但并非食用菌强国,甚至灵芝、香菇的英文名称用的都是日语音译。这一现象被巴士威看在眼里,他在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全力将青年人才推向国际。他来之前,全所研究成果从没在国际期刊发表过。而2003年至今,全所科研人员已在《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上发表20余篇论文。当他将“第五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大会”引入上海主办时,所里的年轻科学家、研究生已有12人次有能力上台作大会报告。在巴士威亲自编辑下,《食用菌学报》改版为中英对照,走国际化办刊之路。
在戴宇阁与上海交大深层合作中,他先后将多名科研人员引入自己在法国的实验室接受培训,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要科研骨干。十多年来,他培养的中方研究人员中,两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位成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一位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