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项目,一般都经过多年的产业化考验,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盘点今年上海的获奖项目不难发现,许多项目不仅仅为一家企业创造价值,往往还是撬动整个产业的支点。这些成果解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具有较广泛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前景,堪称“产业引擎”。
上海自主品牌汽车首次整车获奖
在此次获奖名单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中级轿车平台的荣威550车型自主开发”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上海自主品牌汽车首次以“整车”形式获得全国科技奖励。
从外形看,荣威550几乎找不到与任何一款汽车相似的痕迹。这种源自于海豚的仿生造型,令国际车坛刮目相看。数据显示,荣威550已获得发明专利和成果31项,形成790项技术规范,取得19项国家技术认证。荣威的成功,证明了国产汽车产业除了“引进”,也能做更多原创性的工作。
节能减排技术让煤电行业摘黑帽
和新能源相比,传统煤电行业一直戴着“黑帽子”,令行业中的许多人视“节能减排”为奢谈,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针对这些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系统优化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平均可降低机组供电煤耗8—10克/千瓦时。
传统行业升级,离不开大胆创想。“外三”电厂投产之初,该项目第一完成人冯伟忠便大胆提出:一台百万千瓦大机组只配一台汽动给水泵。冯伟忠不仅砍掉了大量管道、阀门、电缆、马达等,还在世界上首创“大型汽动给水泵组低速启动及全程调速运行技术”,至今未发生一起因给水泵故障造成的主设备停机。
生物发酵平台放大企业效益
一直以来,我国生物过程技术的应用推广范围和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由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试、放大技术平台,原料的利用率较国际先进水平低10%—20%,产品回收率低5%—15%,而能耗高20%—30%。
华东理工大学完成的“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项目,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2007年,该项目组承担建设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下的“生物过程工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让这项新技术不仅能更好地发酵产品,也让企业的产业化效益“发酵”、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