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在的城市总在不断变化中。
而郊区乡镇的快速城市化也许是近来最让人关注的一个点。
这些快速城市化地区,扩大了昔日城市的外延,更让原有的社会结构变得多元复杂。这里不仅迎来了市区动迁而来的居民,集聚了大量流动中的来沪务工者,更有不少正在走向城市生活的原住民——农民。当然还有不少企业和社会组织。
在这里,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更多与传统社区不一样的难题,政府公共服务也面对着更多的不一致诉求,不同人群的融合需要社会各方更多的智慧。
闵行区浦江镇是上海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典型代表之一。去年10月,解放日报选择此处作为记者基层蹲点调研点。几个月来,记者深入浦江镇村居走访调查,密切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社区融合”这一社区建设内核,期望管中窥豹,观察上海市郊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上海基层社会的发展进程。
今起刊发的蹲点记者的系列采访报道,从几个侧面描述记者观察到的浦江镇基层社会生态、群众呼声和基层政府作为。
浦江镇世博家园十五街坊,成排整洁的新式楼房中夹着一个蓝布搭成的菜棚子,构成一道奇怪景观。
这是动迁居民老刘的家门口。一年多来,老刘夫妇每天清晨到市场批来各式蔬菜,然后在此卖上一整天。
地处进出小区要道,菜摊的生意不坏。却让社区干部哭笑不得。一方面,菜摊与小区环境格格不入,甚至存在违规占绿;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又有强烈的现实需要——老刘一家靠此营生,附近居民更乐享小区菜摊带来的便利。
无独有偶,在世博家园十街坊,有人把菜摊开到小区门口。摊主甚至为居民推出了“你需要什么,我就进什么”的“点餐”服务。执法部门干预多次,却往往无功而返,只因菜摊“有市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走到离家最近的菜场,至少要20分钟。
在浦江镇的大型居住区,类似居民区内的菜摊、烟纸店比比皆是。正规配套资源的不完善,使它们以“规定之外、情理之中”的状态存在。这种“形态”的去留之惑,折射出大型居住社区面临的普遍难题。
作为上海主要的保障房基地之一,浦江镇大面积的农村在短短几年内变为楼房,并已从市区导入6万居民,且这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远未结束。根据规划,未来这一区域的大型居住社区面积将达12平方公里,导入人口接近30万,规模堪比中等城市。然而,由于地处市郊,长期以农村标准配置的超市、菜场等资源,在扑面而来的需求面前明显捉襟见肘。
世博家园是浦江镇乃至全市最早的大型居住社区之一,距市中心约20公里。2006年前后,大批居民从市中心黄浦区动迁而来时,心中的落差远甚今日。“这里只有红绿灯,没有路灯,其他什么都没有。”退休老人徐庙生回忆,刚来时的种种不便,令不少居民心生悔意:“市区老房子虽然破,生活可是方便多了。”
动迁居民多中老年人,买菜购物尚可到小摊小店解决,出行就医的考验则严峻得多。此地一度只有一条通往市区的公交线,去一趟市区几乎挤破头;预想中的三级甲等医院迟迟未见踪影,居民看大病必须回城。这甚至给一些人带来永远的痛:2009年,居民陈云的丈夫突发心肌梗塞,因抢救不及时而撒手人寰。回忆起来,陈云感叹一声:“大医院太远,差头(出租车)太难叫。”
让大型居住区的服务配套跟得上激增的需求,成为快速城市化区域面临的首要考验。作为当地政府实事项目中的重头,浦江镇几乎倾其所能。
最早一批导入居民已在此生活了6年,他们见证着生活的改观:单一的公交线路已扩容为10余条,部分线路还经过数次走向调整,确保居民离家不远就能坐上车;大卖场等生活设施也已逐步建起,居民“开门七件事”能够基本满足。最近,浦江镇还与一家超市合作,每周为社区居民开出蔬菜“大篷车”,缓解买菜难。
在多方支持下,学校、社区卫生中心、文化中心等已相继建成投用;今年10月,确定落户浦江的仁济医院南院也将开院……但对镇一级政府而言,由于财政转移支付等相关体制尚未理顺,人口的不断导入依然令其压力空前。
一位镇领导对记者说,如果无法实现“资源跟人走”的体制,即便上级政府对大型居住区有所贴补,地方上也无法跳出“人来得越多,钱亏得越多”的循环。
而居民们的需求只会与日俱增。他们问得最多的是轨交8号线何时能通到家门口。此外,越来越多居民开始遭遇养老和儿孙教育问题。在他们眼里,社区周边的养老机构、小区内的游乐设施等现状,均未尽如人意。
呼声不断被反映到镇里。对镇政府而言,一些“急难愁”问题,下下决心不难解决。但还有不少问题,他们确实无能为力。不过,从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要完善大型居住社区财力保障机制”的表述中,镇干部们似乎看到了未来发展的“亮色”,并期冀能实施得更快一点,“这样面对百姓时的压力会轻一些”。